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FPGA之家动态 >

语文有这么难吗?就死活学不好了

时间:2024-08-07      来源:网络搜集 关于我们 0

语 文

眨眼又期末,人到中年,生活就像安装了加速器,日子刷刷过。

周末给老大听写四五六单元字词,真的心脏病都要发作。你们老说我黑她,其实只要发出一张昨天听写的卷面,你们就明白错怪我。

真的不好意思发,语文博主人设崩塌。

“昔日”写成“夕日”,“堡垒”写成“保垒”,“合拢”写成“合笼”,“迟钝”写成“迟顿”……问就胡说一通:什么夕阳啊,保护堡垒啊。

我说你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词到底是啥意思?你是怎么想出来“迟顿”的呢?还给我比划,说一顿一顿的……我看你是网络卡顿了!

就真的有很多词不知道确切意思,有很多成语不能贴切使用,辅导一会儿语文累得我长吁短叹,深感无力——不是,咱就是说,语文这么难学吗?

稍微板起脸说两句,人家又哭又叫:语文太难啦!语文太难啦!

真的无语。

确实语文打高分不容易,妙笔生花不容易,但就说基础的字词,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至于费劲到这种程度吧!

我想,现在很多孩子死活学不好语文,主要有以下原因:

1、读书太少。

按道理说,现在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少儿图书市场极大繁荣,挖空心思制作、引进的好书数不胜数,家家都舍得给孩子买书,也非常乐于鼓励孩子从小读书。

可实际上孩子的阅读是少于我们从前的。

过去的书很少,信很慢,电视节目很有限。孩子们每天除去在外面疯跑,回到家里也就是看看书,看看电视。通过这二者,精准地习得大量字词的规范用法。

字词必须放到语境中,才能揣摩出其准确的文中义,和传达的确切情感,这个东西只能自己体会,不能靠教和刷。

没有持续的阅读习惯,那学校教得再好,刷的题集再多,上的培训班再王牌,语文能力也是不容易提高。

不读书的孩子再缺点文字天赋,大概率成为字词义稀里糊涂的“文盲”。

2、缺乏共情能力。

我们这代父母,生于八十年代前后,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四十年。小时候看录像带,看电视剧,听歌,看书,精神领域真的不匮乏。

而那时候虽然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却并不惯着,说打抬手就打,一句不慎就挨顿暴骂,谁管你是不是眼泪掉进碗里就着饭吃了,小小年纪都是察言观色、转移话题的好手儿。

做事情非常考虑别人情绪,话出口前会揣摩是否合适,也可以说是某种情商吧。

自己有了孩子可好,成天被教育“爱与自由”,跟孩子说话都得蹲下,目光平视,嘴刚撇起来,父母先就认了输;眼泪掉下来,那马上既往不咎。

被爱与尊重长大的孩子,从小不看电视,也不看父母脸色,人事儿不懂,情商欠费,啥事根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那又如何能做到,在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共情呢?

共啥情啊,不夺情不错了。

3、电子产品的冲击。

跟我们这代人比,如今的孩子不看书不看报不看电视。

这固然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更紧,学习的科目类型更多,不太有功夫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慢悠悠地休闲。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电子产品的冲击。

想想我们的童年,在外面跳皮筋、打沙包、捉迷藏,冬天堆雪人,夏天捉虫子,太阳大,就坐在楼道里打扑克,玩上一天,回家看上半小时的动画片,看一集《雪山飞狐》或《渴望》,戳半天广播找个相声或评书,然后关了灯边听边睡觉……

现在回头看,嗯,都没手机好玩。

再说古代,那丁点儿娱乐,吟诗作对,绣花蹴鞠的,更没有手机好玩,搁谁谁乐意穿越啊!

那么就语文修养来说,也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了呗。

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势必会让人们的阅读更加碎片化、口语化,而视频的大行其道,理论上连碎片阅读都没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刷,主打一个不用动脑。

整个社会语文水平的下降,几乎成了必然。

但换个角度想,其实也都无所谓的事儿,人类社会就是这么一直向前发展的呀。

作为已经拍在沙滩上的一代,我们看不惯如今娃们的网文、小视频,跟上一辈儿看不惯我们的金庸古龙也没有本质区别。字词演变势必越来越简化,摇头兴叹也没用。

从诗经开始,先秦散文,魏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新文化运动,再到如今的网文盛行……

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文学形式发展、传世,适应时代特征而已。

但课本的字词起码得给我搞定吧!哎妈呀,气死我了,老师为什么不留那种……

一个词写一百遍的作业呀!

有朋友问那个绘本阅读(年级阅读)的购买链接,我实在是懒得专门开一篇,有需要的戳↓↓↓第二个是《年级阅读》的单本哈。

图片 | 网络截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注明:本内容来源网络,不用于商业使用,禁止转载,如有侵权,请来信到邮箱:429562386ⓐqq.com 或联系本站客服处理,感谢配合!

用户登陆

    未注册用户登录后会自动为您创建账号

提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