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3 来源:网络搜集 关于我们 0
当前,新的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创新层出不穷,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运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发展落地,有关智能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问题更加突出。
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顺应智能社会的人才发展需求,开设特色“人工智能课程”,将最新鲜、最前沿、最专业的技术技能知识传授给学生。
AI教室环境
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的人工智能特色由原上海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研究室主任、博士导师杨煜普教授领衔。杨教授曾长期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参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美国宇航局NASA等的重大科研项目。
通过这些国内顶尖专家进校园,学生们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行业大家,接触最专业的人工智能知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思考的问题,也能及时地反映给专家得到解答。
教室环境
AI课程教师资源
杨煜普
人工智能专业专任指导教授
博士生导师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中国科技大学学士、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博士后。师从张钟俊院士,在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实验室(CERN)工作8年。承担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科技部973、科技部04重大专项、国防预研(涉密)、上海市科技攻关、航空基金、国家电网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获《美国宇航局(NASA)AMS02特殊贡献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论文2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5项。本学期担任人工智能课程开发的指导工作。
凌旭峰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200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学位。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作20余年。承担新工科智能化转型、智慧教育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自监督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慧教育、智慧健康、工业视觉。本学期担任2个班级人工智能课程的助教老师工作。
粱景新
人工智能专业专职教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200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博士学位。曾在飞利浦半导体、澜起科技、展讯通信等著名芯片企业从事3G、4G通信基带芯片的算法与架构研发工作。入校后从事人工智能专业教学、科研、产教融合等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本学期担任3个班级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讲教师工作。
樊江玲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制造
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主持上海市民办高校重大内涵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等。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奖项。发表多篇教改与科研论文,并主编出版多部相关教材。本学期担任3个班级人工智能课程的助教老师工作。
教|师|团|队
周丽婕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智能物联网
职务:人工智能专业主任
201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拥有物联网技能证书、FPGA职业资格证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卓越工程师”、同济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第三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和上海市比赛竞赛获奖。本学期担任3个班级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讲教师工作。
天华英澳美AI课程项目
高中阶段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启发学科兴趣,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奠定良好的基础。
天华学院的人工智能依托上海交大、大数据依托复旦大学、智能制造依托同济大学,对接阿里云、大疆、科大讯飞等相关头部企业。按照“大师讲坛——面向全体开阔人工智能视野”、“编程课程——走进课堂提升人工智能素养”、“PBL项目——攻关小组竞赛得奖专利成果”的三层次模式。
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并借助学校内部的专业实验室,为学生设置了许多开放性的、探究性的人工智能实验项目,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出具体的成果。
粱景新教授给英澳美学子上课中
人脸二次元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迁移学习,实现人物照片的人脸识别和图片剪裁,再针对人脸进行动漫风格化图像处理。
表情迁移
采用PaddleGAN动作迁移模型中的人脸表情迁移模型First Order Motion来实现图像动画(Image Animation)任务
Python网络爬虫
利用Python爬虫技术,对《青春有你3》的选手数据信息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探索。
唇形合成
基于百度飞桨PaddleGAN实现唇形合成,提供预训练模型,快速实现唇形合成效果,俗称“对口型”。
元宇宙虚拟主播
利用百度飞桨PaddlePaddle强大的开源生态和AI能力,动手打造元宇宙虚拟人。
AI创作合集
基于ernie-gen-couplet模型实现一键对联生成,输入上联,AI系统自动输出下联。
自然语言处理项目合集
利用PaddleNLP Taskflow模型的一键预测能力,实现中文分词、对话机器人和语句情感分析功能。
海天华英澳美学校的特色人工智能课程,依托国内顶尖的专家教师资源,形成了一支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团队,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向学生呈现人工智能的魅力。
在课程学习上,采用项目式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制作项目作品,解决实际的问题,构建起学生的人工智能学习框架。
谁能引领人工智能,谁就掌握了未来。
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正在做的,就是将开启智能社会的AI钥匙交到每位学生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