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9 来源:网络搜集 关于我们 0
转自:上观新闻
“你们对翅片材质表面进行压花处理,找到了材质的加工特性,但是对于国际上同类产品材质本身的优势是否做过研究?” “设备本身是一个生产装置,不是尾气治理装置,不能说尾气达标排放。”“目前所有设备都是方形的,缺点是不耐压,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做出一套普适性的这套设备的方法论。”这是8月11日,在科学会堂举行的一场关于“新型节能环保翅片式凝华结晶机”的科技评价会上,专家针对在座的企业研发团队的质询。尽管这些问题触及项目创新的“灵魂”,也使汇报人在片刻间略显尴尬,却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认识了产品创新的深层逻辑,使企业在评价中获得了“更多”。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专家们对这项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款新型凝华结晶机在引进、消化国外同类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况,经N次反复实验,开发了诸多创新点并掌握了自已的核心技术。成果提升了设备的总体性能,部分指标优于国外同类设备,同时比引进的同类设备节省三分之一成本,具有新颖性,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开发价值。
这场评价会是上海市工程师学会受江苏江南药化装备有限公司委托组织召开的。本次活动,市工程师学会首次探索“全链条式”评价服务。首先,评价专家组由产、学、研、用、商等产业链各个节点的专家组成,如来自上海华谊(集团)的教授级高工魏建华,来自上海新材料行业协会的教授级高工何扣宝,来自江南大学的教授蒋平平,来自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石志博,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教授沈永嘉,来自市工程师学会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财务专家傅永尧等。
其次,为了使评价“经得住考验”,评价采取“现场考察+会议鉴定+后续服务”的串链模式。专家组成员在评价会之前,先后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在评价会上,依照现场观察,对照汇报材料经行充分验证和多角度分析、质询,提出改进建议,力争给企业带来最多收获、最大帮助。本次评价不仅是针对产品的技术鉴定,专家组的资源更为未来产品市场拓展创造条件。如有专家表示,将为企业提供中国国际化工装备创新发展大会(被业界誉为“中国化工装备风向标”)参展机会,积极促进化工装备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品牌出海。
江南药化装备有限公司是位于太湖之滨的一家致力于化工设备、制药机械等领域开拓创新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研发团队负责人来自上海,延续了上海工程师人才对周边辐射的传统。这次成果的评价鉴定,公司也特地选择在上海进行,委托上海的专业学会组织开展,体现了对上海“科创中心”的信赖,其中也彰显了长三角一体化创新的市场逻辑。
科技评价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同行专家对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成果在市场快速推广和产业化。市工程师学会按照《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高层次、多学科的专家资源优势,面向区域发展和企业工程创新的实际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延伸服务链条,规范服务流程,以科技咨询带动科技评价,以科技评价推动科技服务,并从成果评价拓展到人才评价,逐步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差别化的科技评价体系。
供稿:上海市工程师学会